本报记者刘海波长沙报道
1月11日,本周星期六上午,长沙橘子洲即将迎来一场长达三十多天的盛会。2014中国(湖南)春节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橘洲喜乐会,将在橘子洲尾的橘洲民俗文化园举行,这也是自2010年后,整修一新的江神庙与拱极楼首次完全对市民开放。
消弥在历史烟云中的江神庙庙会,如今重归橘子洲。市民可以效仿古人,登临拱极楼览胜,也可以在文化园内观赏民俗表演,购买各地的年货特产,还可享受正宗的台湾特色小吃。
家住长沙观沙岭桔洲新苑的83岁老人彭冬清,一直关注橘子洲尾江神庙将举行的“橘洲喜乐会”,“就等一个好天气,回橘子洲上看看去!”
彭冬清在橘子洲上住了50多年,是洲上的原住民。他家就在橘子洲尾,门前不远处有两棵白果树(银杏树)。当年别人跟他打招呼:“您老住哪儿哟?”他回答:“白果树咧!”洲上的人就知道地方了。
橘子洲上的这两棵白果树因其位于江神庙旁边而出名。据考证,江神庙创建于清雍正八年(1730年),前身是六朝济应禅师在橘子洲创立的水陆寺。拱极楼“在水陆寺后,约高七八十尺”,毁于清末。
彭冬清曾听人说起,两棵白果树原来是生长在拱极楼南面过道旁的天井里,至今树龄已有两百多年。两棵白果树一雄一雌,两年前,彭冬清回到洲上,发现雄株枯萎,据说是施工时挖伤了它的根。现只存能结果的雌株。据橘子洲管理处的彭主任说,曾有过抢救。
在彭冬清的回忆里,过年时的橘子洲,“一直没有搞过庙会,总感觉少了点什么”。事实上,自清末民初之后,长沙橘子洲上再也没有大型的庙会。如今,在全新的2014年,江神庙庙会重回橘子洲上。
1月11日上午,橘洲喜乐会将在橘洲民俗文化园启动,从开园当天持续到2月14日的农历元宵节。活动由恒大江湾独家冠名,百事可乐特别赞助。
喜乐会园区内,华润万家年货馆将超市搬到了洲上,而张家界山货馆、红石林湘西风情馆、异域风情馆等也入驻现场,带来茅岩莓茶、岩耳、苗银首饰、东南亚咖啡、糕点等特色产品。来自台湾的蚵仔煎、盐烤秋刀鱼、深海章鱼须、雪梨汤等特色小吃,更可以让人在完成新年的“扫货”任务时,边玩边吃。
在民俗非遗展示中,宁乡大铙颇具神秘色彩。目前在宁乡月山铺出土的高103厘米,重221.5公斤的大铙,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商代青铜乐器。长沙市博物馆仿制的一套大铙,将由中国商代大铙古乐团在橘子洲上奏响。除此之外,深受长沙市民喜爱,而又日渐少见的吹糖人、捏面人、剪纸、泥哨等传统民俗也将亮相喜乐会。
当三千年前的大铙响起,橘洲喜乐会正式启动,洲上的喧嚣与欢乐,将再次唤醒白果树的回忆。